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及相关配套文件,在高校部署实施了“2011计划”,大力开展协同创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我国高校科技界一次带有革命性的改革机遇,对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是我对农业领域协同创新的一点体会和认识,提出来作为一次思想解放的探索。
坦率地讲,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氛围不浓,创新成效不大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严重制约,客观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我国各个层次每年鉴定的科技成果众多,“世界先进水平”“填补空白”之类的也不少,但有用的成果甚少,大多成果是“自我安慰性”的,国家整体没有摆脱科技创新力不高的窘境。高校缺乏创新转化载体(特别是应用和技术类的研究),创新的有效动力不足,因而产生了研究与生产相脱节、“两张皮”的现象。为了突出重点,本文所论述的研究不包括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并由此带来“产学研”长期无法有机结合。这一点在计划经济时代尤为突出。目前,产业经营主体大约有三类,一类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比重的一家一户的经营主体,一类是新兴的集约化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经营主体,一类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农业企业。这三类主体中,能够形成技术创新主体的也只有农高区和农业企业。而农高区,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政府形象工程色彩,为了政绩,追求短平快,不重视研发环节,靠进口、靠引进技术和成果,因而具有快速外在发展的动力(政绩显示度高),但往往缺乏内在的创新动力(政绩显示度低)。也只有农业企业才能担当创新主体的职能,企业有创新动力,这与企业发展、竞争、盈利、利润密切相关。一批农业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我国许多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了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条件。我认为,这是农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必备条件。
目前,中国正面临“第三次土地革命”,或者说中国农业发展正迎来了第三个春天。土地逐渐流转集中,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创造了难得的条件,这标志着中国农业将走向企业化道路,走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轨道。企业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使其更关心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不难想象,在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农业现代企业的时代,技术创新是多么的脆弱和缺乏针对性。因此,现在提出来搞协同创新,是农业高校科技创体制转型的契机,转型的重点在于协同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中国农业尚缺乏成熟的技术市场和企业创新能力)。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搞应用研究了。我们每一个研究技术的课题组尽可能要与现代农业企业建立联盟关系,由企业出资或共同申请国家项目。
我理解的农业领域的区域协同创新主体应该是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有机结合,是“产学研政”的协同创新,其目的是解决“产学研”长期脱节的问题。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支持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强化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社会开放共享。我国的企业起点低,初步进入到现代农业企业阶段,这正是高校的契机,涉农企业大都没有自己的专门研发队伍,即便有也是层次低,能力差。因此,农业创新要处理好高校、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政府三者的关系。其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于其自身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有动力与高校形成“联盟”;其二,由于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招生和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需要,高校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特别是技术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应用,因而高校也迫切希望能找到一个技术创新与转化的平台;其三,由于中央政府的支持,农业高校与龙头企业的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可通过现行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将高校与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成果推广到区域内其他类似的农业企业,做到成果共享。而成果共享的结果不但推动了本行业的发展,而且利益的追逐又带来新一轮的协同创新的动力。假如企业发展的某些技术问题靠一个高校的力量无法与企业协同解决,那就有必要组织几个高校(同盟高校)同学科的专家协同研究解决。这就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模式。
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逐渐帮其建立起自身的研发队伍,与学校的队伍整合一体,完成研发任务,培养和锻炼企业的研发队伍。学校用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培训、授课、服务等,为企业培养科研骨干,为企业带来效益,带来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发展了可以反过来支持学校的发展,提高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达到双赢的结果。这也是我们长期倡导的“开放办学”的真谛。
协同创新的构想对于改革学校科技创新的组织方式也提供了有益借鉴。今后一个时期要用协同创新的构想统领学校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